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著名木板艺人刘凤喜。 木板艺人唐贵峰,2008年他和刘银河一起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木板大鼓因木板定名。一般,木板长7寸、宽半寸,由乌木或紫檀木或花梨木制作,一副木板艺人使用的木板由线辫连接三块木板而成 在第一次去沧州之前,对沧州的认知来自小说《水浒》中林冲发配的情节,以为这样一个英雄落难的地方总该有些不同凡响,心里便牢牢记下了。等到沧州在面前真正生动并亲近起...
今天上午,85岁的唐定兰老人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走进庐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现场,向众人展示其精湛的剪纸技艺。八大类100多件“非遗”优秀代表作品,今起在该区行政大楼进行集中展示。
近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毛南族肥套)展示中心被列为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环江县专门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制定保护方案、提出保护措施,并组织人员到民间走访、普查、搜集整理。目前,这个县已公布了14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毛南族肥套》已被列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花竹帽编织工...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洪波 刘军 赵元甲 马占兵):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副卷轴水墨画徐徐展开,中华五千年文明依依呈现在画卷之上,让世人赞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说起中国传统书画,就不能不提到“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这四种工具。而其中的“纸”,要属安徽宣纸最负盛名。宣纸制作技艺,始于中国唐朝时期,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今天的节...
由文化部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专场”日前在北京天桥剧场上演。图为演员在现场表演羌族民间游艺竞技乌勒吉吉(推杆)。
中新社西宁六月二十日电(记者 闫晓虹) 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之一,旨在进一步恢复和保护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00九BMW中国文化之旅”活动今天在中国四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一的青海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宣告结束,文化部方面希望藉此活动提升全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庆善对记者介绍说,此...
每天清晨,在绿城广场晨练的人群中总能看到上百名身穿白色练功服、手持红色塑胶球的习练者,他们气定神闲,缓慢而有力地揉动着手中的圆球,吸引了过往群众驻足观看。原来,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太乙拳”所展示的太乙球功夫。昨日,记者采访了经常带领大伙儿揉球的非遗项目“太乙拳”传承人张勋华。红色塑胶球就是他发明的太乙球。 张勋华(左一)带领大家习练太乙球 ...
2009年6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遗产日设立3年来,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 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确定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这是我国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重要举措。 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
关于颁发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太阳神鸟奖”的通报 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文化厅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成都市文化局、金牛区人民政府协办的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于2009年6月1日至13日在成都举办。在为期13天的节会里,来自国际国内的120余支表演队伍和100...
湖北台记者谢昆仑、天门台记者肖又平报道: 眼下气温过高,天门市小板镇小板村76岁的吹糖艺人杨志谱只能搁下祖辈传下来的担子,在家休息。6月22号,听说记者来访,打过招呼后,只见老杨用一根小木棍挑出一点糖来,两手拉扯几下,放一点食用石膏粉,捏成一个小气袋,然后拉出一根气管,放在口中徐徐吹来。随着两手手指不停地拉、扯、揪、捏,只见那小气袋在手中不断地旋转、变化,转眼间,那糖团立刻变戏法般成为一头活灵...
新华社重庆6月22日电(记者张琴)重庆通过五个方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记者从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获悉,重庆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五个方面包括:一是扎实推进普查工作。通过普查共发掘整理属于保护范围的语言文字、口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技艺、民间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达10余个大类、3000余小项;二是国家、市、县三级名录保护体系已初步形成。成功申报第一、二批国家级非物...
昨天,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剧项目代表人物、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洪派”创始人洪影在80寿诞庆典上喜收新徒。 这次新收的7名弟子中,既有专业演员,也有评剧票友;既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据了解,8岁开始学戏的洪影,从1954年开始收徒至今,已有57人成为其入室弟子,其中5人为国家一级演员,弟子赵立华、张俊玲还获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去年,洪影还获得了文化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剧项...
从国家文化部传来喜讯,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近日揭晓,黄山市共有5人成功入选并成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至此,该市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达到11人。 此次入选的5位艺人集中在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等文化遗产类项目中,分别是:徽州三雕技艺传承人王金生,绿茶制作技艺传承人谢四十,歙砚制作技艺传承人郑寒,徽州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甘而可,万安罗盘制作技艺传承人吴水森。 ...
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市文化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对全市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了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初见成效。 目前,全市被列入各级人民政府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237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自治区)级12项,市级16项,县级203项。
6月13日,来自吐鲁番市葡萄乡的维吾尔族民间刺绣传承人古丽萨力汗(左一)向参观者表演民间刺绣手艺。为迎接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新疆文化厅等单位在新疆博物馆举办“新疆记忆———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荟萃”展览,展示新疆丰富的的历史文化。新疆已有55项历史文化遗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华社记者 沈桥摄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